close

咖啡~

不論是超商、連鎖咖啡店亦或特色小店,

在台灣,想喝幾乎隨時都買得到,

但...喝的是什麼樣的咖啡呢?

今天我在同一間店裡喝了三種咖啡~

 

第一種--- Espresso 義式濃縮咖啡

這咖啡一天只有一杯,

是老闆開店時,為了穩定每天咖啡品質,

對磨豆機作微調的測試品,

老闆說因為外在氣候溫濕度的差異,

磨豆機的刻度需要調整,

這樣每天沖出來的Espresso品質才會一樣,

磨豆機的刻度會決定咖啡粉的粗細,

也決定了煮出來的這杯咖啡

是否能表現出豆子本身的特色,

即使每天煮咖啡的水溫跟壓力一樣,

外在的環境與離咖啡豆烘焙好的時間

仍是決定咖啡品質的關鍵,

突然覺得,咖啡豆雖然歷經從樹上摘下,可能經過日曝

、發酵...到烘焙,以為它已經失去原有的生命力了!

但,它最後的風味仍保有經過這些歷程的特色跟本質,

就好像人一樣,

每個人都是從受精卵開始在子宮中,

孕育了數個月到十個月,才來到這世上,

只是在受精的剎那,就決定了基因本質的密碼,

即使有著相似的發展歷程,

最後呈現的個人特質反而深受所處環境、經歷故事...

而影響,

這杯Espresso只有30ml,

表面浮著淺褐色厚厚的泡沫,

底下有著近乎黑色的液體,

一靠近唇邊,撲鼻而來的是濃厚的咖啡香氣,

傾斜杯口,碰到唇緣的是咖啡本身富含油脂的泡沫,

奶油般的口感,隨之而來的是微苦的感覺衝擊著喉頭,

香濃而不澀,

放下杯子,感受喉嚨一陣回甘的微韻,

再細細啜飲第二口,苦味不再那麼強烈,

取而代之的是苦後回甘的溫潤享受...

約莫5-6口便已喝完,留在杯子底部的,

仍是那奶油口感般的咖啡泡沫,沿著杯口慢慢滑落...

這是一杯有故事、有溫度的咖啡,

有著咖啡豆經歷的一切,

也有著老闆用心的堅持和積年累月研究所下的功夫,

這樣的過程需要時間等待,

將原本不相干的水與咖啡豆,利機器去融合,

這樣的咖啡雖然有標價,

但背後的心意與故事卻是無法計算的,

這樣的咖啡比那手指一按有著SOP的咖啡,

來得有感情,

因為它從一顆種子開始,就有自己專屬的故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咖啡 espresso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朵拉薑 的頭像
    朵拉薑

    朵拉薑&庫瑪貝爾

    朵拉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